中国青年报 |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温向红:唤醒迷途者
来源:司法部微信公众号  时间:2025-10-16 11:30

服刑时,陈曼(化名)画了一间开满鲜花的餐馆,温向红给这幅画镶了画框,把它挂在监舍走廊展览。她鼓励陈曼,“大胆想象未来的生活。”

后来,陈曼开始认真规划未来,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拿到了厨师证,积极改造后,被减刑释放。重获自由那天,温向红把那幅画送给了她。

陈曼把画装进行囊,去了浙江某镇摆起了夜宵摊,就这样顶风冒雨、起早贪黑,慢慢有了积蓄,在当地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里开了一家江西餐馆。

从警30多年,温向红扎根在罪犯教育改造一线,让4000多个高墙下的“迷途者”找到回家路。

近日,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司法部印发决定,授予温向红“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”称号。

过去,温向红一直觉得这份荣誉离自己很远,“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”。

教育改造不是“管服”,而是“唤醒”

21岁那年,温向红从警校毕业,来到江西省女子监狱工作,她一头扎进监区,当包组民警、做管教内勤,干了整整10年。

温向红说,教育改造罪犯,帮助他们矫正恶习,学会一技之长,回归社会后,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,是民警工作最大的意义。“我们不像公安刑警那样随时需要真刀实枪与歹徒搏斗,更多的是思想上的交锋,他们是勇敢地扑倒罪犯,我们是要把他们扶起来。”

初入警时,带她的师父徐慧珍和罪犯谈话,温向红站在旁边静静看着。

一次,徐慧珍和一名高中文化的犯人谈了一下午,到了下班时间,她没有走,简单扒口饭又接着和那名罪犯谈话,过了两三天,这名罪犯又找到徐慧珍谈话。那时的温向红不明白,“谈话了这么长时间,罪犯的转变并不大,谈话的意义在哪儿?”

徐慧珍告诉她,“做罪犯的思想工作,可能今天一天做的工作和你的预期相差甚远,但是你今天说的话当中,哪怕他能听进一两句甚至半句,这次的谈话就是成功的。”过了半年多,温向红发现这名罪犯有了转变,她才意识到,这种润物无声、细水长流的教育模式,对于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性。

温向红说,监狱里有‌短刑犯和长刑犯,有的有文化,有的没文化,有的家里条件还不错,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家里有各种困难,犯罪原因、社会背景和成长经历各不相同。教育改造不是“管服”,而是“唤醒”,要因人施教,一人一策。

温向红有个习惯,一有时间就翻阅罪犯档案。在她看来,阅读罪犯档案,就是和罪犯交流,审读罪犯的人生,往往能够发现攻心治本的突破口。温向红的经验是,“和罪犯的教育谈话要从唠家常开始,不要一上来就着急问你想知道的事,要找出他的牵绊,解决他的诉求。”

出狱后,李欢(化名)一直想当面向温向红说一声“谢谢”,“在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里,温教就像妈妈一样,温暖着我,让我可以破茧成蝶,生活在阳光下。”

18岁那年,李欢因为情感问题一念之间犯下大罪。面对死缓判决,她觉得人生没了希望,总想寻短见,谁惹她就打谁,不到两年违监违纪15次。被监区几次关禁闭,她仍放出狠话:“死都不怕,还怕这个?”

温向红翻阅她的往来信件时看到这样一句话:“妈妈,每次你来看我后,我都会在窗边站很久,好想变成一只蝴蝶飞回家。”温向红知道李欢的心里还有牵挂,开始一次次找她谈话。

李欢记得,温向红鼓励她学技术、学文化,总跟她聊起回家,每次都对她说同样一句话:“妈妈在家等着你呢,你要争点气!”后来,李欢开始反思自己犯下的错,每天积极改造,还挤出时间看书,日子也过得快了起来。

……

走出高墙,李欢有空就去福利院当义工,她种了好多菜,看着那些绿油油的蔬菜,李欢觉得一切都有希望,“这种幸福,就是拿一卡车的钱,我也不换。”

现在,温向红帮教过的很多人出狱后还经常联系,互相打气。她们有的开了饭馆、有的在制衣厂打工,有的结婚生子当了妈妈,平凡而努力地生活。

像榕树一样,向下扎根

江西省女子监狱民警晏玉红第一次见到温向红,是16年前入警那天。她对人群中的这个小个子女警印象特别深,“这么瘦小的女警察怎么管得住那些犯人?”

后来,温向红成了晏玉红的分管领导,在晏玉红眼里,这位女领导从来没有架子,“很多事,她不会说你去做,而是说我告诉你怎么做,我带着你做。”

一名罪犯入监后,一直没人会见、没人汇款、也没有亲情电话。一天,监狱会见中心通知,有人来会见她。温向红想起,该罪犯的档案里没有任何亲属信息,判决书上记载着丈夫负案在逃。

一系列反常情况引起了温向红的高度警觉。她开始不动声色地布控:一边安排民警谈话周旋,一边核查信息,确认会见人就是该罪犯的丈夫后,立即通知公安机关,一举将其抓获。一个沉积多年的案件,宣告破获。

晏玉红说,温向红就是这么细致认真的人,从不放过工作中任何一个细节。

1995年,温向红调入狱政管理科(此前为女监办—记者注)工作,开始全面参与罪犯改造,从入监到释放的整个过程。

温向红常说:“公平正义是执法的生命,体现在做好每一天考核,每一次减刑、假释、暂予监外执行案件的办理中,这既是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的最好办法,也是我们管理罪犯、执行刑罚的底气和硬气。”

她在全省监狱系统创新推行罪犯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“集中办案”模式,建立监狱集中办案中心,整合警区、监区和业务科室等多部门力量,对“减假暂”案件进行“一案四查”,并将所有案件全部进行网上流转、网上审批、网上办结,让办案全程在“阳光”下进行。

2023年8月,温向红接到组织任命,由江西省女子监狱调往江西省温圳监狱担任党委副书记、政委。那天,温向红拎着简单的行李,站在省女子监狱门口,回想坚守在这里的1.2万多个日夜,感慨万千,“监狱工作很难,它需要你日复一日地坚持;但它又很简单,只需要你日复一日地坚持。让新生者真正有尊严地开始新的人生,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。”

温向红的办公桌上,一边放着她的药盒,一边放着一沓表格,表格上详细记录着每位民警的家庭、思想状况每个具体问题后还附了长长的帮扶措施。作为领导,她总是在大家最困难的时候拉一把。

一名民警说,“温政委的好,对所有人都一样。”江西省温圳监狱监区民警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,为解决年轻民警子女暑期无人看管的难题,温向红多方奔走办起“警宝暑托班”;她牵头成立10支文体队,让年轻民警下了班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。

晏玉红说,温向红像榕树一样,永远向下扎根生长,“在她精神的感召下,我们也逐渐扎根在自己负责的领域里,做好自己,守护好女子监狱这一片天地。”

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