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祥,中共党员,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、宣教处处长。近年来,会同郑州市司法局加强对全市守法普法工作统筹指导,推动守法普法工作制度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,郑州市委宣传部先后荣获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,个人先后获河南省人民政府嘉奖等荣誉。
一、强化统筹,推动普法宣传制度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
一是参与编制出台《郑州市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(2021—2025年)》(郑发〔2021〕16号)、《市委宣传部、市司法局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(2021-2025年)》等文件;定期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,部署安排工作。二是推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。如,市人大常委会作出《关于在全市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》,并积极开展执法检查。三是推动市委、市政府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市“十四五”规划,纳入法治郑州、文明创建、综合绩效考核内容,纳入“第一议题”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重要内容。
二、突出重点,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
一方面突出宣传宪法、民法典,高质量发展、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,以及党内法规。另一方面突出重点人群,着力加强对国家公职人员、青少年、市场主体、弱势群众等的宣传,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。
三、守正创新,推动普法宣传创新出彩
一是坚持分时推进。制定印发《2023年郑州市“宪法宣传周”工作方案》等文件,同时利用“12·4”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,广泛开展宪法宣传活动,弘扬宪法精神。二是扩大宣传载体。2023年,会同市司法局精心策划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,打造“法治号”地铁专列,让乘客在搭乘地铁出行的同时,近距离接受法治文化熏陶、体会法治精神力量、学习法律法规知识,增强全民法治意识。三是创新宣传形式。指导二七区探索将法治元素融入到“剧本杀”中,深受青年群体喜爱。《刚子的虚惊一场》《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》等多个微视频荣获省级奖项。
四、深化拓展,阵地建设不断加强
一是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提质增效。全市共建法治宣传栏2200个、法治宣传长廊84个、法治文化公园(广场)36个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5个,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一个法治阵地目标。二是河洛汇流普法苑等3个基地被命名为全省黄河法治文化带第二批示范基地。三是实现法治乡镇(街道)、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创建全覆盖,其中省级法治县(市)区3个,全国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20个,省级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社区)”170个。